发布时间:2020-06-23 点击数:371
来到景德镇陶瓷大世界,就能看见信华门边的一家工作室,经过玄关就能见到"振声瓷艺"的主人——江振声,他以粉彩瓷工笔人物绘画而在业内所被知。只见他目光清澈淡然,总是微微而笑似语不语,有着一股洒脱儒雅的气质,坐下来静静的泡开一壶茶,好一副"半盏清茶丶观浮沉人生,一颗清心丶看清凉世界"的模样,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被聊过,才知道如此状态恰是其人生经历及内心状态的自然表露。
▼
粉彩作品《八仙过海》
淡泊中见浓烈,平易中求新奇
江振声笔下,粉彩瓷中的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
在所有陶瓷绘画工艺中,粉彩绘画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材料属性多样且控制难度大,其立体的手感丶丰富温润的色泽及瓷上的表现力也是其他陶瓷绘画种类所很难比拟的。从在艺术瓷厂拜师学艺,到去函大丶职大丶陶瓷大学学习,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美研所年轻的副所长,从瓷厂改制下岗到与志趣相投的好友们共创景德镇传统粉彩瓷研究院,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品格,更激励他奋发上进,从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粉彩作品《兰亭集序》
江振声的作品以粉彩工笔人物为主,兼攻书法国画,作品多取历史典故丶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如《桃李夜宴》丶《桃花源记》丶《八仙》丶《竹林七贤》丶《赤壁赋》丶《佛光普照》等,精细中而大气,传统中而新颖,既体现民族传统风韵又具现代审美气息,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着文人画气息。他在陶瓷上的倾心创作,无论从意境的探求上,审美情趣的品味上,都耐人寻味。
传承师道 把握时代
传统与时代之间要如何丈量才能把握平衡?
景德镇艺术瓷厂是粉彩瓷的当代官窑,代表着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至高水准,这里除了聚集许多陶瓷泰斗及精英。
江振声十六岁时进入艺术瓷厂工作。
回想当初,江振声还记得老师要求自己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书法,吃透笔力之外,还要深入了解瓷上绘画点丶线丶面的基本功与内涵,每临摹一张画前都要先对其进行解读,如此一来下手去画时便不是生搬硬抄,而是令线条和色彩都有了的表现力,使人物的神态更加鲜活。过程中,江振声渐渐对画面的观察和绘画语言的提炼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闲瑕之时师徒也会愜意的对饮一番,聊及古今画坛趣事,就在这种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相处中,王隆夫先生诗丶书丶画丶印的全面修养及为人品格都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江振声,好似润物细无声…...
与老师王隆夫的合影
一直静静摆放在书桌上
"珠山八友"王琦先生的作品常让江振声看得如痴如醉,他坦言王琦先生的作品已把绘画和粉彩工艺做到了,在传承前辈老师的同时也常给江振声带来深深的思考,他常问自己内心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路该如何走…...
江振声骨子里是个真性情的人,他讲自己一直在用感恩的心真诚面对生活与事业,所以也一直在追寻属于自己的风格,他崇拜苏东坡的大智慧,向往李白"将进酒"的豪迈洒脱,他学习儒家中庸思想的同时也做好"扬弃",他愿赋予笔下人物开怀与大气的气质,在陶瓷粉彩工艺中更注重表现出雅致柔美的质感,追求作品中唯美浪漫的气氛。
四方镶具巜秋水长天数风流》
江振声道:"景德镇是个闻名世界的瓷都,时代发展至今日,作为瓷都中青年的一员更应拓宽视野,放眼世界",上世纪末他与几位同事曾于上海有幸拜访陈逸飞先生,亲耳聆听陈先生对中西方绘画的解读,今年他也有幸在参与山东中国画节之际,近距离请教上海人物画家奚文渊先生,听奚先生讲述海派人物大家刘旦宅丶戴敦邦、贺友直丶汪观清等先生口中的人物绘画的要领,海纳百川汲取众家之长,是他现在正在做的。
观察时代,看过许多愽物馆与美术馆展览的江振声有属于自己的思考:陶瓷载体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异同、陶瓷多种形式及技法的融合丶画面题材的拓宽及创新丶如何增强作品的设计感丶怎样把握当代的艺术符号丶传承匠人精神又符合时代审美等等,而这些都在江振声的日常创作中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
粉彩瓷板《香山九老》
技游于心方可随心而为
粉彩瓷工笔人物创作,新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除了对传统与时代命题的思考,江振声也注重如何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认为艺术不存在急于求成,只要坚持自己"平中有奇"的文人画风,稳健地走着自己的路,就会有成果,更深知个人风格的建立是自然积累的过程,这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着急不得。
文房作品巜唐人诗意》
画瓷二十余年,江振声坦言步入中年的自己到了对过往经历和感悟做一个全面梳理的时候,从工艺的不断完善和内心的本真两个层面去的把握创作的新方向。江振声常想起粉彩山水大家王乃水先生告诫他的一句话:"用心过后,画会告诉你方向",他坚信新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四条屏《八仙过海》
ps:文章转载于工城逸品
下一篇:桃李务青春 谁能贯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