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2 点击数:1048
开栏语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景德镇美术馆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在这8年里,有一群艺术家他们用心关注景德镇美术馆的发展,积极参与景德镇美术馆的建设和展览学术活动。正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景德镇美术馆的步伐才不断向前迈进。景德镇美术馆官微特推出艺术家系列推介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这些艺术家们的艺术历程。
本期我们为您介绍景德镇美术馆特聘画家—赵世文
▼
赵世文,1967年生,江西临川人,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大学
《观雪赏梅》 粉彩瓷板画
赵世文的作品多以山水、雪景为主,布局自然,主次分明,意境深远,极富诗意,作品充满纯朴庄重的意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构图上,他大胆采用前人并不多见的“高远”构图法,巧妙的将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层层推进,画面井井有条而又富于变化。他研习传统,又不被传统所束缚,其作品结合现代装饰手法,不仅有传统雪景瓷画的文化底蕴,更有“笔墨当随时代”的审美旨趣。
【赵世文自述】
《瑞雪溪山水自鸣》 粉彩瓷板画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瓷都的过去与现实、衰落与辉煌就如同陶瓷自身一样,厚重、广博。家乡的灵山秀水,丰厚的陶瓷文化从儿时便滋润、熏陶着我稚嫩而不安分的心,长大后更是毅然将陶瓷艺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雪山春晓图》 粉彩瓷瓶
在陶瓷艺术的百花园中,各种手法、形式如奇葩绽放,绚烂夺目。历代的制瓷名匠、绘瓷大家又如座座山峰耸峙在陶瓷的国度,令人景仰。而我就像一只贪婪的小蜜蜂,忘我的畅游在百花园中……那峰峦奇秀、浮岚暖翠、小桥危栈、清泉飞瀑、蜿蜒小径、竹林茅舍所营造的如诗画境引发了我无边的遐想,自己仿佛已成为画中的隐逸高士——这便是我于众多的瓷绘门类中单单对粉彩山水情有独钟,并将其作为终生追求的情结所在。
《深山受雪》 粉彩瓷板画
王维、董源、巨然、元四家、清初四王,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等历代山水画师为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丰厚宝藏;而汪大沧、张志汤、汪野亭、何许人、余文襄等百余年来涌现出的山水瓷绘师已然成为陶瓷山水发展史上一个个清晰的坐标。中国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为陶瓷山水绘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作为充分吸收中国山水绘画养分的陶瓷山水绘画也必然具备了同样的美学与艺术内涵。
《瑞雪》 粉彩瓷板画
艺术创作是枯燥的,但同时又是有乐趣的,可以说冷暖有数、甘苦自知。若论三十余年从艺所得,自以为不是画得有多好,更非作品价值几何,而是对艺术创作轨迹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认识。
《唐人诗意》 粉彩瓷板画
作为一个陶瓷山水绘画的实践者,我认为不能局限于陶瓷绘画而心无旁骛。功夫在画外,一个艺术家的成就与其自身的个性、气质、阅历及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江雪》 粉彩瓷瓶
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及其它艺术、中西方美术理论,甚至宗教、哲学等,都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兼收并蓄的内容,惟其如此,才能使自己立足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同时心的陶冶,心的修养与锻炼。心静意淡,意淡则无欲,无欲则明,明则虚,虚纳万境。
《江雪》 粉彩瓷板画
《画学心印》中说:“气韵必无意中流露,乃为真气韵……此中巧妙,静观自得,非躁妄之人所能领会”。我们虽然做不到无欲,达不到虚纳万境,至少可以去些躁妄,修炼心性,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瑞雪》 粉彩瓷板画
王国维先生说,做学问有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重境界是“蓦然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想,艺术的过程也完全可用这三重境界来概括,只要广纳博取、多思善虑、坚持不懈,定能属于自己的“灯火阑珊处”。
请横屏欣赏
《黄庚诗句》 粉彩瓷板画
PS:文章转载于景德镇美术馆官微
上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师汪明陶瓷艺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