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7982125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专题聚焦

郭琪美| “圭璋琢磨·烟霞焕彩” —— 陶瓷绘画艺术名家学术提名微美展

发布时间:2020-06-17    点击数:371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19.jpg

总 策 划

刘  威


学术主持

朱  钧


策 展 人

李  森


策展执行

王大川


参展艺术家

西门亚军/赵兰涛/胡小兵/刘乐君
丁传国/刘鹏/郭琪美/王清丽
余昌冰/刘江辉/麻汇源/王秋平/刘威


在路上艺术沙龙青年学术委员会
王卉/靳雅婷/朱均/郭鸿玲
刘丹/谢爽/马丽云/袁玉梅


主       办

在路上艺术沙龙/犁盾文化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37.jpg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42.png



圭璋琢磨·烟霞焕彩


 

瓷上绘画与国画、油画之区别,主要在于载体不同。主流绘画,颜色彰显浸润于画布、画纸等介质之上,除了图画本身,画家的力量与用心可以直接通过外现的笔锋对观者的视觉形成直接冲击。画布、画纸属于软介质,而瓷器、瓷板兼具软硬两种特性,笔墨施之于软质泥胎之上,陶冶于烈火之中,之前的所有施与都被封存,再没有更改的可能性,封釉在观者与作品本身之间形成了有形无形的隔离,即使是云雾腾跃,劈山裂石,也凝固在时间之中,景物的动感与瓷器本身固有的封闭性形成了矛盾张力,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这是陶瓷绘画的特殊之处。
瓷之为物,其坚若石,其泽如玉,艺术家们将现代国画、油画的内容、技法等融入瓷板画之中,把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悟通过图形、色彩表现出来。图画的内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有家乡意象,层林尽染;有买酒茅屋、树林疏影,或如奇花初育,荷叶清水;或花鸟腾枝,青春佳人。姚佚拟态,工伎指间舒角;海沙沥金,大作渲染烟霞。雪满风林,瓷质更添其白;工笔花草,色泽尤显温润。艺术家将陶瓷特有的物理性质与现代绘画相结合,使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
陶瓷画作,可抚可触,污之不染,拭之即清,超心炼冶,与古为新。

 



写于宜春·漆米居

朱钧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46.jpg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50.png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53.jpg

郭琪美

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陶艺家协会会员。郭琪美出生于景德镇,其幼承庭训,学习陶瓷绘画工艺。200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专业,毕业后赴英国Wolverhampton 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当代应用艺术系学习玻璃艺术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陶瓷和玻璃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奖项,作品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主要展览: 

2005年 “Objects Of Desire The Art Of Collecting, Show Of Chinese Artists In The UK”威尔士地区中国艺术收藏展。

2006年 英国西南部地区玻璃艺术巡回展。

2007年 “The Batch 2007”英国艺术玻璃展。

2007年 “New Design”年度优秀毕业生展览。

2008年 “2008 Glass Route”中英玻璃艺术巡回展。

2008 年 NOOCA “非匠” 现代手工艺作品展。

2009年 “2009 Glass Route”中英玻璃艺术巡回展。

2009年 “守望与超越”学院派陶瓷艺术展。

2009年 深圳茶艺博览会。

2010年 中国女陶艺家作品展。

2010年 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作品展。

2010年 英国当代玻璃艺术展。

2011年 2011年当代学院派陶艺展。

2015年 第十五届全国美展

近几年主要获奖:

2008年 江西省第五届青年美展,银奖。

2008年 江西省第五届青年美展,铜奖。

2009年 江西省第五届美展,铜奖。

2010年 江西省第六届青年美展,银奖。

2010年 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4年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4年 第十三届江西省美展,金奖。

2015年 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2015年 第二届生肖陶瓷大赛,铜奖。

2018年 第十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金奖。

2019年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9年 第十三届江西省美展,银奖。



微信图片_20200617180957.jpg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01.png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04.jpg

作品名称折桂图

作品尺寸直径6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4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07.jpg

作品名称: 红了樱桃

作品尺寸直径6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11.jpg

作品名称一颦一笑总关情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15.jpg

作品名称一汀烟雨杏花寒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18.jpg

作品名称蝶戏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22.jpg

作品名称: 弄轻影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26.jpg

作品名称芳姿绰然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29.jpg

作品名称雅韵幽音入云轻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9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35.jpg

作品名称: 翠碧黄花 

作品尺寸6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8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40.jpg

作品名称: 畲乡新风

作品尺寸18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8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45.jpg

作品名称: 苗寨姐妹节

作品尺寸240cm×140cm

作品材质: 瓷板

创作时间: 2015










郭琪美:纯净·民俗·时尚

  (文/程雨英)

自2005年在英国威尔士地区中国艺术收藏展中惊艳亮相之后,郭琪美的每一次展会作品似乎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能够在玻璃艺术展中屡屡建树并将玻璃的纯净特质完美地融入到陶瓷艺术的优雅当中,结合地如此妩媚灵性、营造地如此唯美高雅、传达地如此摇曳生姿的,虽然不敢说郭琪美是第一人,但却是特别令我感动的一人。

  纯净

  被郭琪美作品感动的当然不只我一人,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她都拥有一批坚定的粉丝,纯净、浪漫、唯美,贯串于她的陶瓷及玻璃艺术作品中,不仅打动着观众,也常使评委为之感动,这也是这位70末青年陶艺家在国内外展会屡获奖项的原因。

  2002年开始的在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当代应用艺术系攻读并获得玻璃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的经历,使郭琪美在陶瓷艺术之外认识了玻璃艺术之美。在郭琪美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中,她将玻璃艺术的纯净之美以直接的方式融入到作品当中,用一种融合与拼贴的方式,将作品设计成纯净素雅的令人心悸的尤物,莹泽透明的玻璃与亚光朴素的陶土既形成强烈反差,又以同质之美相融相生,产生一种纯净宁静的自然之美。

  这种纯净宁静之美的氛围覆盖着郭琪美的整个作品,使纯净成为她作品中所蕴藏的主旋律,而要读懂她的瓷板画、瓷瓶画及现代陶艺等等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多种陶瓷艺术形式,就必须理解这份纯净格调,既来自玻璃,更来自心灵。郭琪美的内心是纯净的,她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父亲是著名的陶瓷艺术教授,母亲是第一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之一,而她的纯净之心恰恰源自于幼时父母的耳濡目染和谆谆庭训,既有平淡求索的为艺之道,亦有淡泊名利的为人之道。而作为一位天生丽质的女性艺术家,其作品在纯净中更增添了几分轻柔娇媚之美。

  在郭琪美看来,纯净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用陶瓷,抑或是玻璃,都是这种情感与生活的承载体,并进一步将其化为需要用一生去追求的理想。

  民俗

  尽管具有在海外求学多年的经历,郭琪美的陶瓷作品却很民俗,这自然是来自于家传的直接影响。父亲郭文连对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在他的陶瓷作品中散发出非常浓郁的田园清香和乡土气息,而母亲则在传统的粉彩仕女图领域独树一帜,父母的作品都很中国,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

  受艺术气质因素的制约,相比较而言,郭琪美的作品受母亲影响更深,但她的粉彩仕女图作品与母亲相比仍是有同中有异的,除传统古典仕女图之外,她将触角更多地伸向了西南边陲,头戴厚重银饰的苗族姑娘成了她作品中最常表现的对象,含蓄内敛,清丽柔媚,尽显东方女性独有之美。而父亲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从郭美琪作品中的一些粗放鲜艳、充满民间年画气息的古彩之作中即清晰可见,而这些作品恰与其粉彩仕女图作品形成鲜明对比,也进一步丰富了她作品中的民俗风形式与内涵。

  郭琪美还将充满民俗气息的粉彩、古彩瓷画作品巧妙地融入到她的现代陶艺作品当中,民俗风情的陶瓷彩绘以一种现代装置的新方式加以演绎,使民俗意味在充满时代感的形式下被放大、被强化,从而彰显出更为强烈的民族文化情怀。

  民族文化,尤其是代表民族之根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在意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古老的陶瓷手绘技艺凝聚浓厚的民俗文化,无疑具有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而这种认识,恰恰是郭琪美走出国门后所获得的国际化视野,才领悟地更为深刻与真切。

  时尚

  民俗的外在形式并没有使郭琪美束缚在固定的程式中,事实上,在郭琪美看来,艺术美是没有界限的,譬如她能够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专业毕业后却远赴英国跳跃式地学习玻璃艺术,也譬如她能够将很民俗的符号组合于现代陶艺当中,只要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感觉传达给当代观者,并与观者达成共鸣,形式本身并不重要。

  毫无疑问,只要能与当代观者达成精神共鸣,作品自然是符合于时代精神的,也即是符合于时尚潮流的,哪怕是最民俗的艺术元素。即便是今天,郭琪美的民俗陶瓷艺术也显得毫不过时,她用精致、细腻的笔触和素雅丰富的色彩,炫舞出新兴精英阶层回归自然的休闲理念,正契合于当代中国日益崛起的民族自信与自强精神。

  尽管是很民俗的内容,但郭琪美引入了许多很具现代时尚感的设计,这位深谙现代艺术设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将时尚艺术设计方式与理念不仅清晰地体现于她的陶艺装置作品当中,也体现于瓷画作品中,如其工笔仕女瓷画中,主体人物与背景的设计便运用了大量新颖变幻的手法,而女性美的形体与五官表现也更倾向于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味。

  当然,关于时尚的理解可以有很多方式,郭琪美作品中的时尚绝非是高高在上、远离众生的另类时尚,也绝非是一种跟风而动、毫无主见与个性的流行时尚,而是亲近可感的时尚,是大众认可的时尚,是一种低调的时尚。她作品中的时尚是一种符合时代的审美方式,透过时尚直入审美本质与真义;她作品中的时尚也是一种创作态度,是开放化、包容性的文化融合,在时尚的外壳下是文化的灵魂;她作品中的时尚还是一种品质追求,给人审美愉悦的心情和优雅不凡的感受,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格调、品味与神韵。




微信图片_20200617181048.png

上一篇:刘鹏| “圭璋琢磨·烟霞焕彩” —— 陶瓷绘画艺术家学术提名微美展

下一篇:王清丽| “圭璋琢磨·烟霞焕彩” —— 陶瓷绘画艺术家学术提名微展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